前不久,由攀钢自主开发的“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高球团配比冶炼技术”入选《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(2024版)》,助力四川省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加速迈进。
在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中,烧结矿占比往往超过80%,而球团矿占比则不足20%。值得注意的是,每生产1吨烧结矿,碳排放量高达400余公斤,相比之下,球团矿的碳排放量仅为烧结矿的1/3。因此,提高球团矿在高炉冶炼中的占比,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降碳减排目标的关键突破口。
2016年,针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特性所导致的高钛型烧结矿转鼓强度低、返矿量大、工序能耗高等一系列难题,攀钢启动了高质量、低成本球团制备以及高炉稳定冶炼技术的攻关。历经8年的不懈努力,攀钢自主开发出“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高球团配比冶炼技术”,并配套建成300万吨/年高钛型球团矿带式焙烧机产线。目前,这项技术已在西昌钢钒公司高炉成功应用。今年上半年,该公司高炉球团矿配比已提升至55%,焦炭消耗同比降低7.5%,生铁成本在行业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5位。攀钢也因此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首家在钒钛磁铁矿冶炼中,能够有效控制全钒钛球团矿产量、质量指标,进而优化高炉冶炼效果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的企业。
攀钢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,进一步优化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高比例球团矿应用关键技术,探索全球团矿冶炼路径,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“鞍钢经验”。